【本站訊】在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為慶祝建黨100周年,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充分發(fā)揮廣大勞模的引領示范作用,4月23日下午,煙臺大學舉辦“全國勞動模范走進煙臺大學”先進事跡報告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山東三和德通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希勇與全國勞動模范、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管路安裝班長楊德將受邀來校作先進事跡宣講,并與在場師生互動交流。煙臺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孫祥斌主持報告會。

楊希勇以“堅守初心擔使命,為民服務解難題”為題,講述了他考取律師資格證的艱難求學歷程、幫扶弱勢群體的點滴實際行動和化解矛盾糾紛所取得的突出成績。多年來,楊希勇積極參與公益法律服務行動276場,惠及群眾三萬多人;累計協調發(fā)放農民工工資7000多萬元,惠及農民工3000多人;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3170人次,無償為1266名老年人撰寫訴狀,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先后獲評全國維護職工權益杰出律師、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個人、山東省勞動模范、全省道德模范、首屆山東十大法治人物、山東好人、齊魯和諧使者。

在堅守為民服務初心的道路上,楊希勇從未停下腳步。他表示:“十余年來,我接待群眾來訪和處理信訪事項近千件,處理信訪矛盾百余起,和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一定會牢記初心,自覺成為群眾訴求的傾聽者、記錄者、傳達者和協調者,以釘釘子精神為民服務解難題。”
楊德將的宣講主題是“大國重器煙臺造——我就是一名工人”。他生于農村、長于農村,在技工學校接觸了機械知識,不斷鉆研學習、苦練基本功。十年后,楊德將帶領自己的班組完成中國第一條深水鉆井平臺Cosol號管路系統(tǒng)安裝工作。安裝過程中,他和團隊成員每天都汗流浹背,一根根管、一個個螺栓完成了中國首個深水半潛鉆井平臺的高壓泥漿管路安裝,為公司節(jié)省了巨額外包費用,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認可。他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評全國勞動模范、山東省勞動模范、山東省船舶行業(yè)杰出工匠、煙臺市勞動模范。2018年6月,楊德將作為工人代表與到煙臺視察工作的習近平總書記握手留念,作為一線工人的他倍受鼓舞。

榮譽的取得源于楊德將對事業(yè)的熱愛和甘于奉獻的精神。他說:“如果我們勇于接受新事物、敢于開拓創(chuàng)新,終有一天會成為行業(yè)的佼佼者,成為敬業(yè)、創(chuàng)新、專注、符合現代化建設和國家需要的大國工匠。”
就深入學習貫徹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孫祥斌在主持會議時強調,一要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走進校園,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成為廣大師生勇于奮斗的精神動力,引導廣大師生崇敬勞模、學習勞模,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的良好風尚,鼓勵廣大師生踏實工作、努力學習、甘于奉獻。二要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發(fā)揮延展效應,成為師德建設新的推動力量。要與先進評選表彰等活動有機結合,倡導教職工學習勞模、爭當勞模,喚醒師生內心對教育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倡導黨員干部帶頭發(fā)揚勞模精神,出實策、鼓實勁、辦實事,帶領廣大教職工推動學校高質量發(fā)展。三要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推動我校高水平大學向更高水平邁進。以“勞模精神進校園”活動為載體,實現教學、科研、管理和學習的自我突破。進一步轉變校風、教風、學風,把實干體現在抓學校發(fā)展、抓課堂改革、抓服務師生上,體現在摸實情、謀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使各項工作和業(yè)績經得起群眾檢驗。四要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與新時代發(fā)展階段相結合。講好勞模故事、勞動故事、工匠故事,廣泛開展向先進典型學習活動,發(fā)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切實履行好工會組織的政治責任,教育引領廣大職工聽黨話、跟黨走,做好新時代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工作。

在場師生紛紛表示獲益良多。法學院教師黃茂醌說:“作為新入職教師和兼職輔導員,聽完兩位勞模事跡深有感觸,作為人民教師,需時刻不忘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教學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德。作為共產黨員,時刻牢記入黨的宗旨之一便是為人民服務,提高對弱勢群體的關愛,并落實到行動上。”光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學生黨員曲雨薇說:“兩位勞動模范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知識改變命運、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身為一名學生黨員,我們應該學好專業(yè)知識,全面發(fā)展,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心中有黨,砥礪前行。”


報告會結束后,兩位勞模與師生代表現場進行了互動交流,并一同參觀了校史展館。同學們闡述了自己在學習、實踐方面的困惑,楊希勇、楊德將勉勵同學們要加強學習、踏實沉淀,積極將所學用于實際,大膽嘗試、不斷提升自我。同時希望學生黨員們發(fā)揮示范作用,帶頭攻堅克難、傳播正能量,帶領周圍同學一起進步。
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各二級單位黨組織書記、各分工會主席、近三年入職教師代表、學生黨員代表等參加報告會,另有千余名師生通過網絡直播形式觀看了報告會。
來稿時間:4月23日 審核:亓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