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7月8日下午,中共海陽市委與煙臺大學在煙臺廣播電視臺新聞發布廳聯合召開舞劇《地雷戰》新聞發布會。舞劇總編導田露、青年作曲家亢竹青、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李玲、煙臺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于秀國、海陽市黨委組織部部長楊濤、膠東(煙臺)黨性教育基地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周振彥出席發布會,全方位介紹有關情況并接受記者提問。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山東電視臺、大眾日報等中央和省市多家媒體受邀現場采訪報道。發布會由海陽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趙中國主持。

楊濤在發布會上介紹了海陽紅色文化的發展情況和舞劇《地雷戰》的創作背景。他指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之時,海陽市委、市政府深入挖掘“地雷戰”文化內涵,與煙臺大學合作,邀請北京舞蹈學院田露教授、著名作曲家亢竹青老師以及在舞劇劇本、舞蹈表演、音樂制作、服裝設計、舞美設計、造型設計等領域具有高水準的人士共同組成主創團隊,吸納海陽大秧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傾力打造了原創紅色舞劇《地雷戰》。通過生動形象的藝術形式,將“地雷戰”近距離呈現在大家面前,讓黨員干部群眾在身臨其境中感悟人民戰爭的偉大力量,在與歷史的對話中傳承紅色精神。他表示,海陽人民素有革命斗爭精神,他們樂觀向上、敢為人先,用血肉之軀鑄就的“地雷戰”精神,已經深深根植于血脈之中,成為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與電影《地雷戰》不同的是,舞劇《地雷戰》通過豐富的舞蹈韻律、鮮明的人物形象、準確的音樂塑造,將海陽人民骨子里的地雷戰精神、智慧、品格精準地刻畫凸顯出來,充分展現了海陽人民不屈不撓、浴血奮戰、不畏強敵、以弱勝強的精神品格,彰顯黨領導下人民戰爭的巨大偉力。
于秀國代表學校介紹了煙臺大學創作承演該舞劇的緣起和籌備過程以及近年來學校用好膠東紅色資源、潛心立德樹人、打造紅色文化育人品牌情況。他表示,煙臺大學誕生于改革開放,扎根于膠東大地,始終牢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設高水平大學的初心使命。此次充分發揮學校舞蹈專業優勢,與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和豐富紅色資源的海陽攜手,共同創作演出紅色舞劇《地雷戰》,正是貫徹“校地合作共贏,校城融合發展”理念的生動體現。他指出,煙臺大學地處膠東這片紅色沃土,豐富的紅色資源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優勢。近年來學校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立了挖掘膠東紅色資源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讓全校師生在創作“紅色文藝”中滋養人心,在講述“紅色故事”中啟迪潤心,在聆聽“紅色課堂”中入腦入心,在促進“紅色研究”中傳承創新,在走進“紅色基地”中感悟初心,全方位構建“熱血膠東·紅色育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將腳下這片紅色沃土的豐富素材轉化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生動教材。他最后表示,煙臺大學將把“根植膠東紅色育人文化”作為學校“十四五”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讓廣大師生在文化滋養和浸潤中做紅色基因和紅色血脈的傳承人與賡續者。
田露在介紹舞劇《地雷戰》的創作情況時,對煙臺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師生的專業素養與敬業精神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表示,該劇從藝術創作層面更多的考慮是把地雷戰精神與海陽大秧歌元素結合起來塑造劇中人物,傳遞革命前輩那有著鮮活生命力的、有情感共鳴的精神世界,讓當今一代感悟到國家歷史的厚重感,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到是革命志士用熱血染成了膠東這片紅色的熱土。
發布會上,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李玲,膠東(煙臺)黨性教育基地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周振彥,舞劇作曲、青年作曲家亢竹青分別回答了記者有關舞劇重要元素海陽大秧歌、舞劇紅色題材的深層意義、舞劇音樂創意等問題。
當晚,舞劇《地雷戰》在煙臺膠東劇院面向全市首演。
來稿時間:7月9日 審核:于秀國 責任編輯:孫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