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增強我校廣大青年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大力深化創新創業理念,積極營造創新創業濃厚氛圍,6月7日,我校第十六屆“挑戰杯”省賽獲獎作品觀摩展示活動在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累計4000名師生前往參觀。校領導張偉、郭善利、張殿臣、孫祥斌、鄧昌亮、宋中民、周勝良、郝曙光、王強、李合亮以及有關職能部門、學院負責人也到現場參觀指導工作。
展示現場以海報、實物、VR體驗等方式展出了我校入圍省賽終審決賽9件學生科創作品,整體呈現出較高的理論性、科技性和創新性。團隊成員還現場為同學們講解作品的設計理念、制作過程、參加科技創新活動感受。在觀摩展示現場,比目魚團隊通過VR技術進行現場作品演示,吸引著師生們駐足觀摩。“整個作品的研發過程,我們結合時下最火熱的BIM技術,利用專業力學知識構建鋁模板安全計算體系,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比目魚團隊負責人喬丹同學說。當問及發明的創意是從何而來時,全自動蘋果套網套裝箱機項目負責人郭超同學說道:“起初是主創者去農村調研時看到果農給蘋果套網套裝箱勞動力投入大,勞動強度高,效率又低,就想著有沒有辦法減輕農民的負擔,提高生產效率,于是就有了蘋果套網套裝箱機的想法。”展示現場琳瑯滿目的證書、設備、裝置令人大開眼界,引起參展同學們的濃厚興趣。機電學院的曲安邦同學說:“我從大一開始就對大學生科技創新十分感興趣,多借鑒學長學姐的研究成果,以后自己有機會也想嘗試。”
“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每兩年舉辦一屆,迄今為止已舉辦了十六屆,在推動廣大高校學生參與學術科技實踐、發現和培養創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質教育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我校共青團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規律,逐步形成了“一基金、兩賽事、三重點”的工作體系。即以“挑戰杯”“創青春”兩項賽事和“煙臺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為載體,構建以“社會實踐、基金立項、科創賽事”為重點的科創工作體系,通過基金的資助培育,強化賽事引領,精準引導轉化,形成了啟蒙于社會實踐活動,成長于科技基金項目,收獲于科技創新賽事的循環成長、漸進提升的學生科創項目培育體系。在第十六屆“挑戰杯”山東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我校參賽作品獲得特等獎4項,一等獎4項,其中4項作品被推薦參加國賽,學校被評為優秀組織單位并首次捧得“優勝杯”。
來稿時間:6月10日 審核:朱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