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聞 首頁 > 煙大新聞 > 學校要聞 > 正文

1月17日上午9時,山東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在山東會堂開幕,省政協主席付志方作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省政協副主席王修林作省政協常委會提案工作報告。17日19:00,省政協委員、煙臺大學黨委書記張偉做客2020山東兩會融媒體訪談節目《兩會大家談》,節目采用5G+4K+VR等在齊魯網、閃電新聞客戶端同步直播。
當主持人問到此前開展的相關調研工作及提交的相關提案時,張偉表示,一年來他與其他政協委員到煙臺的多家企業和有關單位進行了走訪調研,提交了一份關于“深入推進產教融合發展”的提案。張偉認為,產教融合對高校提高辦學質量、企業提高創新能力以及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都具有重要意義,推進產教融合已經成為高校和企業的共識。為推進產教融合,國家出臺了《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山東省也出臺了《關于深化產教融合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實施意見》,這方面的頂層設計已經較為完善,但仍存在高校和企業之間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平臺、企業由于多方面原因對參與產教融合工作并不積極等問題。
就推進產教融合向縱深發展,張偉提出了兩方面的建議,一是加強相關政策的支持,比如在政策性文件的制定方面明確推進路徑和下一步措施,并從政策、資金、稅收方面給予企業一些支持,讓企業主動參與產教融合。二是加強高校和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比如煙臺市市委書記和市長親自牽頭舉辦校地合作聯席會議,政府在會上向高校介紹企業和地方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和技術、高校可以提供何種支持,校企雙方現場進行對接,這個平臺溝通效率較高,有效增強了校地校企的交流和融合。
除了推進產教融合,張偉還指出,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但人才培養并非從高校才開始,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的教育應該是一以貫之的,但很多高校的領導和老師對中小學階段的教學環境、教學手段、教學內容不甚了解。張偉希望大學的管理者和老師能夠與基礎教育階段的老師加強溝通,使高等教育階段的人才培養更加精準、更有針對性。比如教育主管部門可以組織一個溝通平臺,讓不同教育階段的管理者定期溝通,大中小學的思政課教師也可以坐下來,理一理每個階段的思政課教育重點應該是什么。要適應學生每個成長階段的需要,重新梳理和構建我們的課程體系,對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培養和教育。
在直播過程中,有網友留言:“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已經很普遍了,山東在這方面的案例多不多?”張偉說道,校企合作是一個大的話題,在這方面我省各高校都做了很多有效工作和有益探索。2019年下半年,煙臺大學承辦了山東省校企合作對接會議,來自全省的64家高校和七十余家企業并現場對接,這說明各個高校都在推進校企合作。會上,煙臺大學和棗莊學院還進行了相關工作交流。煙臺大學于2000年與企業合作建立了藥學院,2017年與企業合作成立了核裝備與核工程學院,對接煙臺市核電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如果說藥學院是煙臺大學推進校企合作“基礎版”,那么核學院就是“升級版”,不久前煙臺大學與新華三集團聯合成立了數字創新學院,將成為校企合作“3.0”版本。在推進產教融合發展過程中,學校也配套了很多措施,比如成立相關機構、制定相關文件、鼓勵教師走出校門到企業去等等,學校與企業的合作不斷升級、深化,成效也越來越好。從共同成立學院、建立專業到開展研發,全方位開展校企合作對高校人才培養和企業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如今,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發展也逐漸成為煙臺大學的辦學特色。
來稿時間:1月17日 審核:亓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