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中國教育報》刊發了我校體育教學部李斌老師的署名文章《傳承傳統武術文化 創新高校體育教學》。文章從重置傳統武術課程體系、強調傳統武術的文化傳承、創新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方法三個方面講述了我校創新高校體育教學方式的做法和成效,現轉發如下:
重置傳統武術課程體系
一個成熟、完善的課程體系,是武術教學的重要保障,甚至會對傳承我國武術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煙臺大學結合多年體育教學經驗及雄厚的師資力量,對整個傳統武術教學過程進行了重置。
首先,以興趣為導向,拓展傳統武術課程的培養。煙臺大學通過對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并與過往教學經驗相結合的方式,準確了解和把握學生的興趣,并以此為準確定學生的培養方向。目前,煙臺大學按照此方法,將課程劃分為競技類、民間類及養生類等多個方向,從而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其次,重置武術教學的目標。在傳統武術教學過程中,除了教授學生掌握基本動作與技巧外,煙臺大學還將我國傳統武術文化納入教學中,配以豐富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力求進一步以傳統武術文化影響學生的思想,以促進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例如,太極拳表達了“道法自然”的思想,因此教學過程中,煙臺大學注重向學生講授太極拳的仁愛觀念,培養學生“不主動惹事、不主動攻擊”的觀念,同時,在遇到挫折或壓力時,又能夠做到“不妥協、不膽怯”。
強調傳統武術的文化傳承
我國傳統武術博大精深、種類多樣、特質各異,對體育教師傳達其背后的文化精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煙臺大學組織具有豐富教學和實踐經驗的一線教師,成立整理傳統武術文化的專家小組,深入研究各類武術背后的地域、文化等特征,匯集并總結出傳統武術的文化內涵。同時,煙臺大學還鼓勵體育教師在課余時間以自學、參加培訓,以及參加由學校不定期舉辦的經驗交流會,外出參觀學習同類院校、武校及武術發源地等方式,切身體會傳統武術文化的內涵,豐富自身的傳統武術文化知識,并結合有效的課程體系及教學手段,以充分發揮自身作用,讓學生充分領略傳統武術文化的內涵并被其感染,進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創新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方法
新時代的來臨,給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更多的機遇,這就要求高校開闊自身的思路和視野,從長遠的角度看待和實踐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
首先,煙臺大學依托多年來不斷建設和完善的網絡設施,陸續在微博、微信及百度貼吧等平臺建成了初具規模的新媒體矩陣。以此為基礎,煙臺大學還鼓勵體育教師通過互聯網尋找并處理傳統武術文化的圖文、影音等資料,多渠道向學生傳播武術文化知識,促進學生了解傳統武術文化的內涵,使傳統武術文化傳承變得更加具象、生動、易學,以便于學生掌握和理解。
其次,煙臺大學不斷創新課堂教學的手段,力求以生動、具象的方式向學生展示我國傳統武術文化的深刻內涵。例如,煙臺大學組織學生觀看《少林寺》等經典影片,讓學生直觀地領略武者不屈不撓、奮起反抗的精神。再如,煙臺大學不定期組織以傳統武術文化為主題的視覺藝術大賽,不限制表現形式,如攝影、繪畫、動畫等均可,并以一線體育教師為主,其他專業教師為輔,再結合網絡評選等方式,對參賽作品進行綜合評判,對評選出的優秀作品,在全校范圍內給予傳播,從而帶動學校整體學習傳統武術文化的氛圍和積極性。
最后,煙臺大學還在教學的空閑時間里,讓師生一起討論有關傳統武術文化的事件,隨意交流,互通有無,促進學生對傳統武術文化更深層次的了解。
來稿時間:12月2日 審核:于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