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全省高等學校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濟南舉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聽取全省高校改革發展有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具體問題,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省委書記劉家義出席座談會并講話。省領導關志鷗、于杰,省直有關部門和部分高校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劉家義在講話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高等教育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為我們做好高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動我省高校高質量發展,出路在改革開放,成敗也在改革開放。我們既要看到成績、也要正視問題,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深入推進科教改革攻堅行動,以改革推進高等學校高質量發展。
劉家義強調,要分類推進高校建設,針對我省實際,全力建設“雙高”、沖刺“雙一流”。要優化專業布局,根據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我省八大發展戰略和針對這次疫情防控補短板強弱項要求,新布局一批學科專業,更好服務我省高質量發展。要發揮特色優勢,把資源要素投放到優勢學科上來,對特色院校和學科實行差異化考核,推動高校更好辦出特色。要加大財政投入,改革撥款方式,推進高校績效分配改革,更好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劉家義指出,要深化產學研合作機制改革,緊緊圍繞產業發展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加強資源整合,推進權力下放,加大科教融合力度,創新產教融合方式,強化科研人員激勵措施,更好發揮政策效應。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管理,以超常規舉措培養和引進高層次人才,健全完善人才培養與使用相結合的制度機制。要下大氣力推進教師成長成才,推動教師交流常態化制度化,引導教師牢記教書育人天職,強化師德師風建設。要加強和改善黨對高等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教育,突出政治標準配強高校領導班子,守牢意識形態主陣地,發揮好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依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為推動高校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各高校要始終把師生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做好各項工作,確保師生員工健康安全,確保復學有序平穩。
會上,煙臺大學和山東大學、青島大學、山東農業大學、齊魯工業大學(省科學院)、山東理工大學、山東協和學院、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山東海事職業學院等高校負責同志作了發言。
校黨委書記張偉在發言中指出,煙臺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精神,聚焦省市重大發展戰略,在煙臺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幫助下,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推動事業高質量發展,有力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一是以校企合作提升育人質量。緊密結合省市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與知名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專業達15個,獲批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3個,涉及專業14個,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用顯著。二是以科研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充分發揮藥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省“一流學科”和ESI全球前1%學科優勢,聯合中集海洋等單位,獲批4個省協同創新中心、8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的支撐樁腿熱壓裝備與工藝,用于國家重大戰略裝備“藍鯨1號”等30多座海洋石油平臺,碳四分離成套工藝轉讓39家大型企業,增加產值40多億元,獨立獲中國專利金獎,加快釋放科研生產力。三是以共建學院實現共享雙贏。與綠葉集團共創藥學院,實現“產學研用”實質性融合。學院把實驗室辦到生產一線,獲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校企共同打造醫藥創新“策源地”,合作研發的國內首個治療精神疾病的注射藥有望近期上市。
在談到煙臺大學既要看到成績、也要正視問題,如何深入推進科教改革攻堅行動,以改革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時,張偉指出,地方綜合類高校深化產教融合,需探索出一條不同于“雙一流”和職業院校的有效路徑。一是對標對表,找準“指南針”。借鑒蘇州大學、寧波大學等高校成功經驗,強化頂層設計,將服務地方工作業績納入績效考核、職稱評價,利用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方式,提高教師主動性。二是主動對接,敢啃“硬骨頭”。聚焦龍口裕龍島特大石油煉化項目,深入開展引智共享、學科產業對接。利用煙臺自貿區、中韓產業園、新舊動能轉換核心區等區位資源,彰顯北大清華共同援建煙大的獨特優勢,推動與紫光旗下新華三集團共建數字創新學院、與煙臺開發區共建自貿區知識產權研究機構等平臺。三是全面融合,捏緊“粘合劑”。進一步拓寬校企對接融合的渠道,牢牢把握省市共建的有利契機,用好煙臺市校地聯席會議制度與校地融合發展資金,在人才共享、平臺共建等方面發揮創新和支撐功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來稿時間:4月25日 審核:于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