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提升高校團干部、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推進校地共青團共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煙臺市高校團干部培訓班于10月19日—20日在我校順利舉辦。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鄧昌亮、共青團煙臺市委書記李桂勛以及全市17所高校的團干部、骨干輔導員、學生干部代表共計600余人參加培訓。
開班儀式上,鄧昌亮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對前來參加培訓的團干部表示熱烈歡迎,介紹了煙臺大學在三十多年的辦學實踐中,緊扣國家發展戰略和省市需求,始終堅守為煙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初心和建設高水平大學的使命,堅持立足煙臺,融入煙臺,服務煙臺的理念。鄧昌亮強調,本次培訓班的舉辦,是為團干們在工作“熱運行”中提供一個“冷思考”的良機,給大家“充充電、加加油”,對于廣大團干部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業務能力、增強自身素質和推動全市高校系統共青團工作的創新發展,必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實現全市高校系統共青團工作的創新發展。
隨后,共青團煙臺市委書記李桂勛從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主責主業、提高履職能力三個方面,對做好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殷切期望。
為期兩天的培訓邀請了中國青年出版總社黨委常委、副總編輯,中國青年雜志社副社長、執行總編輯藺玉紅;中共山東省委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王立新;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華莉莉;北京師范大學漢語文化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任雅才四位老師授課。藺玉紅老師以《中國青年》雜志為例,作了題為《共青團融媒體建設與青年思想政治引領》的講座,突出“全團抓思想政治引領”的要求,向參訓學員系統解讀了共青團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她希望廣大團干部、輔導員要爭做思政“網紅”,筑牢青年和城市的連接,講好青年英雄故事,增強新媒體轉化能力,逐步形成以組織力為支撐,以引領力為牽引,以服務力為推動,全面協同發力、整體提升團的吸引力、凝聚力、戰斗力的生動局面。王立新教授深入淺出,聯系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聯系當代青年學生關心關注的重點、熱點問題全面系統講解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課程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既有理論高度,又有鮮活事例支撐,深刻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下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奇跡。華莉莉老師以《全面從嚴治團背景下共青團工作實務》為題,深入解讀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帶領學員系統學習團史團情,結合案例傳授共青團實務操作,幫助學員對團組織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如何開展共青團工作有了更準確的把握。強調高校團組織要加強對青年學生的政治引領和團干部隊伍建設,在挑戰中為黨凝聚青年,激勵廣大團干部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青年學習,努力提高青年群眾工作本領。任雅才教授從當代青年群體特征入手,分析了青年的優勢優點、劣勢缺點,并從“心靈陪伴,知道學生想什么”“青春相伴,知道學生怎么去做”“夢想為伴,啟發學生為何去做”三方面詳實介紹了工作案例,分享了“以人為師”“修煉硬本領”“讀書學習”三個錦囊助力團干部工作能力再提升。報告結束后,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團委書記張婷老師作為全市團干部學員代表交流發言,張婷老師表示任教授的講座內容豐富,對于基層團干部開展工作有非常大的幫助,并表態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任教授為榜樣,切實履行好新時代高校團干部的職責,不忘為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初心,聚焦大學生思想政治引領這一主責主業,振奮精神、扎實工作,引領同學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以愛心、耐心、責任心培養可堪重任的時代新人。
此次培訓班是為適應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工作的實際需要,培養鍛造高素質高校共青團干部隊伍,進一步提升共青團干部服務中心工作能力。同時也是加強我校團組織建設工作的有效載體和推進全市校地共青團共建工作的重要延伸。
來稿時間:10月22日 審核: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