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煙臺大學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勾畫了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施工圖”,如何打造高質量發展優質工程,加快提升學校內涵建設水平和綜合辦學實力?校報記者采訪了校長郭善利。
記者:郭校長您好!請您談談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義。
郭善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當時高考毛入學率不到5%,1999年高校擴招。改革開放40多年來,高等教育累計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9900萬名高素質專門人才。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和年畢業人數已居世界首位,但規模擴張并不意味著質量和效益增長,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是我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規模適度擴大的同時要努力拓展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重在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尤其是人才培養質量。所以,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們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守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的建校初心,將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作為學校的發展使命。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關于推進新時代山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省市共建煙臺大學的有關要求,按照《煙臺大學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記者:為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學校將采取哪些具體舉措?
郭善利:學校將著力推進實施九項工程。黨建思政引領方向,管理服務提高效率,民生改善凝聚力量,校地融合是時代機遇,也是責任擔當,本科質量、學科建設、師資隊伍、科學研究、育人體系是核心競爭力,也是重要支撐。這九項工程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整體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系統工程。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大學的永恒課題。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要堅持“以本為本”,落實“四個回歸”,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打造“金專、金課、金師”,讓“水專、水課、水師”無處安身。要建設適應新時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課程,讓課程優起來、教師強起來、學生忙起來、管理嚴起來、效果實起來。未來五年,我們要實現8-10個專業通過國際實質等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獲批25個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力爭建設15門國家級、50門省級在線開放課程,編寫15種省級優秀教材。力爭獲批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立項建設實現新突破。爭取獲批20名省級教學名師、20個省級教學團隊,建設10個名師工作室,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成績有新突破。形成教學質量監控長效機制。
記者:如何科學定位、突出特色,實現高質量發展?
郭善利:今年10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本科高校分類考核實施方案(試行)》(魯政辦字〔2019〕176號),這是貫徹落實我省《關于推進新時代山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魯政辦字〔2019〕76號)的具體舉措,也是進一步激發高校辦學活力,推動高??茖W定位、特色發展、爭創一流的關鍵之舉。
我校作為碩士學位授予權高校,要以培養卓越應用型人才為重點,積極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強化本科教育基礎。以服務山東支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為導向,注重產學研合作,加強應用性研究、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要按照《山東省教育廳、煙臺市人民政府共建煙臺大學合作備忘錄》有關要求,進一步深化學?!耙欢睉鹇圆渴穑瑑灮瘜W科專業布局,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當前,山東省委省政府構建了以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海洋強省、三大攻堅戰、軍民融合、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區域協調發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八大戰略布局”,煙臺市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中國山東自貿區、中韓(煙臺)產業園區等國家戰略的核心區域,為我校高質量發展、推進產教融合提供了寶貴機遇,我校在產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未來五年,我們要進一步加強與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合作,每個學院至少深度對接1個政府機構或2-3家重點企事業單位。校地校企共建5個學院、10個專業、15個平臺,合作經費總額力爭達5億元。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我們要牢牢把握國家和省市重大發展戰略所帶來的機遇,充分發揮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援建的獨特優勢,堅持“立足煙臺、融入煙臺、服務煙臺”,主動對接山東省、煙臺市主導產業,加快建設特色鮮明、部分學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大學,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來稿時間:12月16日 審核:亓健生